改“斜”归正,拒绝“偏见”
在电影片段中往往通过“对眼”、“斗鸡眼”这一角色,来表现一种搞笑的效果,再加上他们古怪的语气,常常能够引起观众哄堂大笑.然而在现实中,“对眼”、“斗鸡眼”,却很可能是一种疾病的表现,它们统称为斜视。
斜视的危害很大,除影响美观以外,还会影响立体视觉效果,眼科医生指出:斜视,即眼球的视轴位置出现明显偏斜,这属于眼科疾病的一种。如果存在斜视的情况,不加以重视治疗,斜视就会导致眼睛的视觉削弱,然后引起弱视。
斜视是如何形成的
据温岭爱尔眼科医院小儿斜弱视专家介绍,斜视从病因上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及麻痹斜视两大类。
共同性斜视的常见病因:
与先天性因素、眼的调节融合异常、遗传、屈光不正都有一定的关系。
麻痹性斜视的常见原因:
1.先天性异常,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及眼外肌本身的病变所引起;
2.某些疾病可能引起,如肿瘤、炎症、外伤以及眼眶的炎症等。
斜视的外观
斜视的危害有哪些
斜视对于小孩子来说,在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都有很大影响,因为斜视不仅会影响视力发育,小孩子还容易遭到他人的取笑,心灵因此会受到很大的创伤。
1、心里障碍
斜视严重影响美观,难免给孩子心理健康蒙上阴影,从而造成其孤僻、自卑及反常的心理。
2、视觉功能受到损
斜视患者大部分都易形成斜视性的弱视,导致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,从而在从事精细工作等专业时会受到限制。
3、影响全身性发育
一些麻痹性斜视的患者,常采用偏头、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时的不适。因此,如不及早矫治斜视,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的畸形。
斜视如何改“斜”归正
斜视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,有屈光不正的患儿还应先进行屈光不正,合并弱视者应先行弱视治疗。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。
非手术治疗
治疗斜视,首先是针对弱视,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,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。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:戴镜、戴眼罩遮盖、正位视训练。
手术治疗
斜视越早治疗,治疗效果越好。通过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、改善外观,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。手术时机以6~7岁前为佳。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。
斜视具体适合什么样的治疗方式,需要由小儿斜弱视专家检查后确定;对于患有斜视的成年人,通过手术后同样可以起到改善美观的作用。
爱尔眼科seein4D数字化 斜弱视视功能矫治
4D数字化斜弱视矫治系统由三个亚系统组成,训练更有针对性,精准、有效提高弱视治愈率和重建斜视的三级视功能。
1、精细刺激训练系统
集治疗、智力开发、游戏于一体;静态和动态相结合;视觉、听觉、触觉多元化跨通道4D互动;实行人机对话,根据患儿的视力等情况实行针对性、个性化和定量化训练,实现提高视敏度、提高视力的目的。
2、融合知觉功能训练系统
能定量进行同时知觉、融合知觉训练。由于它没有任何单眼线索,能精确捕捉双眼单视破裂点,使用随机点图检测和训练融合功能,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。
3、三维立体空间知觉功能训练系统
该系统具有大量的训练短片,3D显示器是一种信息容量巨大的载体,它将信息从360度空间传入大脑,对视觉输入、运动中枢产生强烈刺激。这是传统的弱视训练方法所远远不及的,其效果优于传统的各种斜弱视训练方法。
▲爱尔眼科小医生职业体验活动,孩子们正在感受seein4D数字化斜弱视矫治系统的神奇之处
适用范围:
1. 各种弱视患儿的矫治;
2. 斜视术前、术后的同时知觉、融合知觉、立体视功能的重建训练;
3.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:融合功能、立体视功能以及调节功能不足者的治疗。
五大核心优势:
1. 缩短治疗时间,分级视功能恢复,减少反弹;
2. 实现人机对话,训练画面生动活泼;
3. 实现训练个性化,进行视力分级训练;
4. 将斜弱视训练的连贯性得到结合;
5. 重塑视知觉。
自2011年6月,海军总医院开始了对《4D数字化视功能矫治系统》的疗效评估进行了专题研究,将其用于临床矫治视功能异常儿童。它对5000余例视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双眼三级视功能训练,结果表明:4D系统有效地促进了双眼视功能重建,提升远期效果。
该系统发展至今,经过全面升级的同时,整合了传统的视知觉学习方案,使弱视平均治疗时间更快,缩短了疗程,双眼视功能评价更好,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。
自温岭爱尔引进seein4D数字化双眼视功能矫治系统以来,为温岭地区双眼视功能差的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新的平台。
温岭爱尔眼科医生提醒各位家长,弱视能否治愈,关键在于弱视能否及早发现并能否在黄金期(3—6岁)得到有效治疗。父母应对儿童期的视力问题予以足够重视,孩子从3岁开始就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眼睛。无论是弱视还是斜视,一旦错过治疗时间,视力损失可能难以补救。
温馨提示:提前挂号 方便就诊 为了确保您能顺利诊疗,一定要尽早拨打预约电话哦!
咨询方式
① 拨打400-850-1222预约!
②(或添加小编为您提前预约)